玉米雜交新品種-新玉503通過重慶市品種審定
- 分類:科研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0-07-27 00:00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審定編號:渝審玉2010 001,選育單位: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、綿陽市川農作物科學研究院,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中熟玉米雜交種,在區試3000株/畝密度下,出苗至成熟117~132天,平均123.4天;,種子拱土力強、出苗齊壯,幼苗綠色、葉鞘紫色、葉尖略披垂,成株葉片數20片,莖桿堅韌,株高276厘米,穗位高108厘米;根系發達,抗倒伏,活桿成熟;雄穗粉量大,散粉時間長;雌穗吐絲齊而多,活力強;雌雄協調,結實滿尖,禿尖短;果穗長筒型,穗平粒數604.5粒,出籽率85.088.0%,籽粒黃色、馬齒型,百粒重33.2克。 品質指標:籽粒容重740克/升,粗蛋白含量10.35%,粗脂肪含量3.86%,粗淀粉含量70.78%。 抗性評價:經人工接種鑒定,該品種抗玉米螟,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紋枯病和莖腐病,感絲黑穗病。 產量表現:20082009年參加區域試驗,平均單產551.5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10.54%,產量變幅472.3~671.3公斤/畝,14個試點全部增產,居第一位;2009年進行生產試驗,平均單產538.1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7.34%,產量變幅506.0~573.0公斤/畝,6個試點全部增產。 栽培要點:⑴播種:3月上中旬播種育苗為宜,播種前要進行曬種和精細整地,以提高成苗率;一般在地溫穩過l0℃以上時播種為宜,以保全苗。⑵播栽密度:適宜密度28003200株/畝,最佳密度3000株/畝左右。⑶田間管理:苗期特別要注意苗全、苗齊、培育苗壯。在施肥技術上,要求重施底肥、輕施拔節肥、重施攻苞肥,氮、磷、鉀肥配合使用。施肥比例:底肥30%、苗肥20%、拔節肥10%、攻苞肥40%,磷、鉀肥底肥全施;總施肥量:一般每畝施純氮20.0公斤左右、五氧化二磷10.0公斤左右、氧化鉀12.0公斤左右。及時中耕除草,注意防治絲黑穗病。⑷適期收獲。成熟收獲期應在授粉結束40天以后進行為宜。 適宜區域:適宜在重慶市海拔700米以下地區種植。
玉米雜交新品種-新玉503通過重慶市品種審定
【概要描述】審定編號:渝審玉2010 001,選育單位: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、綿陽市川農作物科學研究院,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中熟玉米雜交種,在區試3000株/畝密度下,出苗至成熟117~132天,平均123.4天;,種子拱土力強、出苗齊壯,幼苗綠色、葉鞘紫色、葉尖略披垂,成株葉片數20片,莖桿堅韌,株高276厘米,穗位高108厘米;根系發達,抗倒伏,活桿成熟;雄穗粉量大,散粉時間長;雌穗吐絲齊而多,活力強;雌雄協調,結實滿尖,禿尖短;果穗長筒型,穗平粒數604.5粒,出籽率85.088.0%,籽粒黃色、馬齒型,百粒重33.2克。
品質指標:籽粒容重740克/升,粗蛋白含量10.35%,粗脂肪含量3.86%,粗淀粉含量70.78%。
抗性評價:經人工接種鑒定,該品種抗玉米螟,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紋枯病和莖腐病,感絲黑穗病。
產量表現:20082009年參加區域試驗,平均單產551.5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10.54%,產量變幅472.3~671.3公斤/畝,14個試點全部增產,居第一位;2009年進行生產試驗,平均單產538.1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7.34%,產量變幅506.0~573.0公斤/畝,6個試點全部增產。
栽培要點:⑴播種:3月上中旬播種育苗為宜,播種前要進行曬種和精細整地,以提高成苗率;一般在地溫穩過l0℃以上時播種為宜,以保全苗。⑵播栽密度:適宜密度28003200株/畝,最佳密度3000株/畝左右。⑶田間管理:苗期特別要注意苗全、苗齊、培育苗壯。在施肥技術上,要求重施底肥、輕施拔節肥、重施攻苞肥,氮、磷、鉀肥配合使用。施肥比例:底肥30%、苗肥20%、拔節肥10%、攻苞肥40%,磷、鉀肥底肥全施;總施肥量:一般每畝施純氮20.0公斤左右、五氧化二磷10.0公斤左右、氧化鉀12.0公斤左右。及時中耕除草,注意防治絲黑穗病。⑷適期收獲。成熟收獲期應在授粉結束40天以后進行為宜。
適宜區域:適宜在重慶市海拔700米以下地區種植。
- 分類:科研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0-07-27 00:00
- 訪問量:
選育單位: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、綿陽市川農作物科學研究院
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中熟玉米雜交種,在區試3000株/畝密度下,出苗至成熟117~132天,平均123.4天;,種子拱土力強、出苗齊壯,幼苗綠色、葉鞘紫色、葉尖略披垂,成株葉片數20片,莖桿堅韌,株高276厘米,穗位高108厘米;根系發達,抗倒伏,活桿成熟;雄穗粉量大,散粉時間長;雌穗吐絲齊而多,活力強;雌雄協調,結實滿尖,禿尖短;果穗長筒型,穗平粒數604.5粒,出籽率85.088.0%,籽粒黃色、馬齒型,百粒重33.2克。
品質指標:籽粒容重740克/升,粗蛋白含量10.35%,粗脂肪含量3.86%,粗淀粉含量70.78%。
抗性評價:經人工接種鑒定,該品種抗玉米螟,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紋枯病和莖腐病,感絲黑穗病。
產量表現:20082009年參加區域試驗,平均單產551.5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10.54%,產量變幅472.3~671.3公斤/畝,14個試點全部增產,居第一位;2009年進行生產試驗,平均單產538.1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7.34%,產量變幅506.0~573.0公斤/畝,6個試點全部增產。
栽培要點:⑴播種:3月上中旬播種育苗為宜,播種前要進行曬種和精細整地,以提高成苗率;一般在地溫穩過l0℃以上時播種為宜,以保全苗。⑵播栽密度:適宜密度28003200株/畝,最佳密度3000株/畝左右。⑶田間管理:苗期特別要注意苗全、苗齊、培育苗壯。在施肥技術上,要求重施底肥、輕施拔節肥、重施攻苞肥,氮、磷、鉀肥配合使用。施肥比例:底肥30%、苗肥20%、拔節肥10%、攻苞肥40%,磷、鉀肥底肥全施;總施肥量:一般每畝施純氮20.0公斤左右、五氧化二磷10.0公斤左右、氧化鉀12.0公斤左右。及時中耕除草,注意防治絲黑穗病。⑷適期收獲。成熟收獲期應在授粉結束40天以后進行為宜。
適宜區域:適宜在重慶市海拔700米以下地區種植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Copyright ? 2021 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蜀ICP備20024782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成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