審定編號:渝審玉2010 001,選育單位: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、綿陽市川農作物科學研究院,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中熟玉米雜交種,在區試3000株/畝密度下,出苗至成熟117~132天,平均123.4天;,種子拱土力強、出苗齊壯,幼苗綠色、葉鞘紫色、葉尖略披垂,成株葉片數20片,莖桿堅韌,株高276厘米,穗位高108厘米;根系發達,抗倒伏,活桿成熟;雄穗粉量大,散粉時間長;雌穗吐絲齊而多,活力強;雌雄協調,結實滿尖,禿尖短;果穗長筒型,穗平粒數604.5粒,出籽率85.088.0%,籽粒黃色、馬齒型,百粒重33.2克。 品質指標:籽粒容重740克/升,粗蛋白含量10.35%,粗脂肪含量3.86%,粗淀粉含量70.78%。 抗性評價:經人工接種鑒定,該品種抗玉米螟,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紋枯病和莖腐病,感絲黑穗病。 產量表現:20082009年參加區域試驗,平均單產551.5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10.54%,產量變幅472.3~671.3公斤/畝,14個試點全部增產,居第一位;2009年進行生產試驗,平均單產538.1公斤/畝,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7.34%,產量變幅506.0~573.0公斤/畝,6個試點全部增產。 栽培要點:⑴播種:3月上中旬播種育苗為宜,播種前要進行曬種和精細整地,以提高成苗率;一般在地溫穩過l0℃以上時播種為宜,以保全苗。⑵播栽密度:適宜密度28003200株/畝,最佳密度3000株/畝左右。⑶田間管理:苗期特別要注意苗全、苗齊、培育苗壯。在施肥技術上,要求重施底肥、輕施拔節肥、重施攻苞肥,氮、磷、鉀肥配合使用。施肥比例:底肥30%、苗肥20%、拔節肥10%、攻苞肥40%,磷、鉀肥底肥全施;總施肥量:一般每畝施純氮20.0公斤左右、五氧化二磷10.0公斤左右、氧化鉀12.0公斤左右。及時中耕除草,注意防治絲黑穗病。⑷適期收獲。成熟收獲期應在授粉結束40天以后進行為宜。 適宜區域:適宜在重慶市海拔700米以下地區種植。
由四川省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專家線于2009年8月23日對本團隊育成的抗稻瘟病不育系吉2 A(G2A)進行了技術鑒定。吉2A抗性好,米質好,異交習性好,是個較好的不育系。由吉2A組配的吉優281(上圖),在四川省區試中比對照增產6.7%(2008),今年續試和生產試驗,可望2010年通過審定。
審定編號:桂審稻2009013號,品種名稱:吉優716,選育單位: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,湖南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,品種來源:吉2A×蜀恢716,蜀恢716是用輻362號與蜀恢527雜交,再用蜀恢527回交1代后系選而成。 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,桂南早稻種植,全生育期126天左右,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。主要農藝性狀(平均值)表現:每畝有效穗數16.5萬,株高118.2厘米,葉鞘、稃尖無色,谷殼黃色,穗長26.3厘米,每穗總粒數148.1粒,結實率80.0%,千粒重28.3克。米質主要指標:糙米率80.9%,整精米率60.0%,長寬比3.1,堊白米率31%,堊白度5.3%,膠稠度40毫米,直鏈淀粉含量21.0%。抗性:苗葉瘟5級,穗瘟5~7級,穗瘟損失指數22.0%~30.3%,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5.0~6.5;白葉枯病致?、粜?級,Ⅴ型9級。 產量表現: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,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9.19千克,比對照特優63增產1.13%(不顯著);2008年續試,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18.71千克,比對照特優63增產2.68%(不顯著);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3.95千克,比對照特優63增產1.91%。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4.91千克,比對照特優63增產2.57%。 栽培要點:1、播種期與播種量:適時播種,桂南作早稻栽培,3月上旬播種,每畝大田用種1.52千克,每畝秧田播種15—20千克。2、移栽:秧齡30天左右,一般5.5—6.5葉移栽,畝插(拋栽)810萬基本苗。3、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參照遲熟雜交稻品種進行。 審定意見:經審核,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,通過審定,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,應注意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。
審定編號:桂審稻2009004號,品種名稱:吉優7號,選育單位: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,湖南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,品種來源:吉2A×蜀恢007,蜀恢007為利用(蜀恢361×To463)F1×To463系統選育而成。 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,桂中、桂北早稻種植,全生育期112天左右,比對照金優463遲熟1天。主要農藝性狀(平均值)表現:每畝有效穗數19.3萬,株高102.0厘米,穗長22.1厘米,每穗總粒數121.2粒,結實率78.8%,千粒重26.9克。米質主要指標:糙米率82.5%,整精米率56.6%,長寬比3.1,堊白米率34%,堊白度6.3%,膠稠度44毫米,直鏈淀粉含量22.4%??剐裕好缛~瘟5~6級,穗瘟9級,穗瘟損失指數93.6%,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.0~8.3;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,Ⅴ型9級。 產量表現:2007年參加桂中、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初試,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3.42千克,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.8%(不顯著);2008年續試,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8.18千克,比對照金優463增產4.62%(不顯著);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60.80千克,比對照金優463增產3.21%。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4.20千克,比對照金優463增產7.4%。 栽培要點:1、適時播種。在桂中、桂北作早稻栽培,宜在3月下旬播種,每畝秧田播種1015千克,每畝大田用種2千克左右,一葉一心期噴施多效唑,二葉一心期及時追施“斷奶肥”。2、每畝插(拋栽)基本苗1012萬。3、其它管理措施參照金優463等早熟雜交品種。審定意見:經審核,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,通過審定,可在桂中、桂北稻作區作早、晚稻種植,應特別注意稻瘟病、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。